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类别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发布时间2014-12-29

前言

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党的十八大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学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22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浙教电传〔2014〕12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编制发布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全面系统反映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以此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长期以来,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始终坚持把就业工作定位为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环节,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2014年,学院紧紧围绕就业工作理念展开了相关工作,努力深化教育改革和完善教育质量体系,提高服务与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落实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提高就业工作能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实现了2014年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的就业目标。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宁波大学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成立于1999年4月,是浙江省首家进行高校体制改革试点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2004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浙江省首批独立学院;同年12月,获得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最高等级评价。2010年7月,学院被授予首批“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

学院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设有人文学院、理工学院、法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和生命医学学院等5个下属二级学院,36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医学等学科,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近万名。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长由宁波大学校长担任。

学院坐落在宁波市北高教园区内,地处素有“文化之邦、商贾之地”美誉的宁波市镇海区;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工程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与学院相临;宁波帮文化公园、宁波帮博物馆与学院隔墙相望;在这片商帮文化浓郁、文教资源丰富的土地上,涌现了“世界船王”包玉刚、“影视巨擘”邵逸夫等一大批知名“宁波帮”人士;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镇海籍的有26位,可谓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学院既拥有环境优美的独立校园,又与紧密相连的宁波大学融为一体,能充分共享宁波大学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等优质教育资源。学院有北、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02亩,规划面积700余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

学院是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支撑基地。办学以来,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立足宁波、服务长三角”,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和实践能力强的“两强”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学子。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各类学科竞赛成果、英语专业四级一次性通过率等连续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广大教师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建有一批设施完备的专业实验室,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区内建立了4500余平方米的产学研基地,是师生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理想园地。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达文波特大学、英国德比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和韩国大佛大学等10余所国外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留学生交换、嵌入式工程项目、硕士研究生项目等形式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

省市领导和各类专家多次莅临我院视察,对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和取得的实效给予高度肯定。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国家、省、市各类媒体也长期对学院办学特色给予关注和报道。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型大学,是我国独立学院“浙江模式”的开创者。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坚持错位发展,培育办学特色,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独立学院。

第二部分 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1 就业的规模和结构

2014届学院本科毕业生2266名,从性别比例看,女生比例大于男生;从录取生源来看,浙江省省内生源大于浙江省省内生源(见表1)

表1-2014年毕业生结构表

类别

人数

比例

男生毕业生

1090

48.10%

女生毕业生

1176

51.90%

浙江省内生源毕业生

1445

63.77%

浙江省外生源毕业生

821

36.23%

2.2总体就业率 

    截止2014年8月30日学院最终就业人数2199人,就业率为97.04%,较去年同期的97.13%下降了0.09个百分点,总签约人数2166人,签约率为95.59%,较去年同期的95.55%增加了0.04个百分点。

2.3各院系就业率

学院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签约人数

签约率

理工学院

569

548

96.31%

528

95.43%

法商学院

812

782

96.3%

763

94%

生命医学院

169

164

97.04%

157

92.90%

人文学院

345

336

97.39%

318

92.17%

艺术设计学院

371

364

98.11%

360

97.04%

2.4各专业就业情况

如表2所示,从各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毕业生基本上能够顺利地就业。多数专业就业率达90%以上,有几个专业就业率甚至达到100%,如汉语言文学、建筑学、通信工程、土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广告学、艺术设计等专业,但也有少数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紧张,如电子信息工程、城市规划专业,就业率分别为87.80%和88.24%。

表2:2014届毕业生分专业就业情况统计表

学院

专业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签约人数

签约率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60

60

100.00%

60

100.00%

日语

83

79

95.18%

76

91.57%

英语

202

202

100.00%

198

98.02%

理工学院

城市规划

17

15

88.24%

15

88.24%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78

76

97.44%

74

94.87%

电子信息工程

41

36

87.80%

36

87.8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

1

100.00%

1

100.00%

工程管理

2

2

100.00%

1

50.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31

126

96.18%

125

95.4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3

31

93.94%

30

90.91%

建筑学

23

23

100.00%

23

100.00%

软件工程

69

64

92.75%

64

92.75%

通信工程

39

39

100.00%

39

100.00%

土木工程

93

93

100.00%

93

100.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2

42

100.00%

42

100.00%

法商学院

法学

50

50

100.00%

50

100.00%

工商管理

74

71

95.95%

71

95.95%

国际经济与贸易

116

107

92.24%

99

85.34%

会计学

199

195

97.99%

193

96.98%

金融学

191

179

93.72%

172

90.05%

旅游管理

14

14

100.00%

14

100.00%

物流管理

167

165

98.80%

164

98.2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

1

100.00%

1

100.00%

生命医学学院

临床医学

69

66

95.65%

65

94.20%

生物工程

30

30

100.00%

30

100.00%

生物技术

24

24

100.00%

24

100.00%

应用化学

46

44

95.65%

42

91.30%

设计艺术学院

动画

87

80

91.95%

80

91.95%

广告学

42

42

100.00%

42

100.00%

艺术设计

242

242

100.00%

242

100.00%

总计:


2266

2199

97.04%

2166

95.59%

2.5就业流向

2.5.1单位流向

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来看,民营中小型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2014年,我院共有1810名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9.88%;其次是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比例分别为4.24%和4.02%;在各类事业单位中就业的毕业生也为数不少;升学和出国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占总数的1.24%和1.50%。

表3:2014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统计表

流向单位性质

人数

百分比

科研设计单位

5

0.22%

中初教育单位

18

0.79%

医疗卫生单位

69

3.05%

国有企业

96

4.24%

机关

22

0.97%

其他事业单位

24

1.06%

三资企业

91

4.02%

其他企业

1810

79.88%

地方基层项目

2

0.09%

升学

28

1.24%

出国、出境

34

1.50%

待就业

67

2.96%

2.5.2地域流向

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域流向来看,有1863名毕业生选择在浙江省内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2.22%,其中在宁波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49.82%,其次为杭州市、绍兴市和嘉兴市,比例分别为9.22%、4.77%和4.19%;选择省外就业的毕业生有274名,分别流向江苏省、上海市、江西省、河北省等地区。

表4:2014届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统计表

流向地区

人数

百分比

浙江省

杭州市

209

9.22%

宁波市

1129

49.82%

温州市

72

3.18%

嘉兴市

95

4.19%

湖州市

43

1.90%

绍兴市

108

4.77%

金华市

59

2.60%

衢州市

19

0.84%

舟山市

33

1.46%

台州市

77

3.40%

丽水市

19

0.84%

外省

北京市

7

12.09%

天津市

5

河北省

20

山西省

7

辽宁省

5

吉林省

1

上海市

34

江苏省

74

安徽省

18

福建省

12

江西省

20

山东省

12

河南省

19

湖北省

1

湖南省

1

广东省

17

广西省

1

重庆市

2

四川省

1

云南省

14

西藏自治区

1

宁夏回族自治区

1

黑龙江省

1

2.6专业相关度

据《2014年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方案对口率统计表》显示,签约后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较高,其中,72.24%的毕业生与其所专业的工作基本相关,27.76%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其所学专业不相关。

2.7薪酬水平分析

薪酬水平是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可以侧面反映各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素质水平。通过了解本校毕业生的收入情况,可以看出本校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层级。其中,月收入包括工作、年终奖金、提成、住房公积金及其他各类补贴等折算现金,平均月收入是受雇工作毕业生毕业后工作期间每月工作收入的平均值。

本校2014届受雇工作的毕业生毕业后工作期间的平均月收入是3569.75元,略低于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平均(3618.36元)水平,也低于独立院校平均(3667.42元),见表5。此外与2013届毕业生相比,全省、独立院校和本校2014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均有提升,其中本校毕业生的工资提升幅度低于全省及独立院校增长幅度。

表5:2014届与2013届受雇工作毕业生月收入对比(全省、独立、本校)

工资水平

2013届

2014届

指标变动

全省

3255.08

3618.36

↑363.28

独立

3311.05

3667.42

↑356.37

本校

3295.93

3569.75

↑273.82

按专业层面看,本校2014届毕业生人均月收入最高的专业是旅游管理(4638.89元),其次是软件工程(4101.06元)、金融学(4045.63元)。月收入最低的三个专业分别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750.00元)、土木工程(3097.97元)和汉语言文学(3175.53元)。工程管理专业因无人做答,该专业数据不予排名,见表6。

表6:本校2014届毕业生各专业薪酬水平

专业名称

工资水平

广告学

3767.86

物流管理

3493.9

法学

3515.6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597.22

旅游管理

4638.89

英语

3521.43

金融学

4045.63

生物工程

3260.87

应用化学

3355.77

土木工程

3097.97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750

国际经济与贸易

3790.98

动画

3841.67

工商管理

3866.6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3366.67

临床医学(本科)

3750

软件工程

4101.0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725

城市规划

3500

日语

3937.5

会计学

3337.5

生物技术

3485.2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842.11

艺术设计

3271.93

电子信息工程

3846.15

汉语言文学

3175.53

通信工程

3392.86

建筑学

3318.18

第三部分 推进2014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办法

3.1根据市场需求,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根据近年来市场对毕业生的各项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遵循教育先行的就业工作思路,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就业指导,既要注重理论教育,也要加强实践活动。历年来,学院举办学业规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其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为未来四年铺下成功的基石;通过专题讲座、就业报告、社会调查、实习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增强就业意识;同时,还着重强化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和《KAB创业基础课》等课程的建设,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人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的程序与途径,并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与就业事项,促进我校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3.2完善就业管理体系,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进一步完善就业管理体系,继续强化就业工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二级管理,学院下达就业指标到各下属学院,下属学院按照学院给定指标,以下属学院院长为第一抓手,以就业辅导员为纽带,落实工作任务到班主任,同时学院层面定期召开就业动员会、就业工作调研、就业工作阶段性报告会等,并根据会议总结、调研反馈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广泛收集人才需求信息,加强与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联系,注重与企业间的合作、互动,重视和组织好校园小型招聘会和用人单位的专场宣讲会;不断完善学院就业信息网,及时发布各类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岗位招聘信息,使网上就业市场成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互通的有效平台;积极拓宽校外就业市场,开展各种形式的毕业生推荐活动,指导毕业生参与各类校外大型招聘会;各下属学院在工作中也加强了校企合作,努力拓展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见习岗位,成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效补充。

3.3 建立校友信息库,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

通过网络问卷、电话访谈、实地走访等形式,收集校友信息,建立校友信息数据库,调动校友的资源和力量为毕业生推荐工作岗位;为2013届毕业生各班继续配备班主任,组织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充分了解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对学院有关工作的意见建议等,基于调查结果撰写分析报告并整理成册,从而为提升和完善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检验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进而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有益参考。

3.4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帮扶就业困难群体

学院历来重视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对于因学业问题而影响就业的学生,做好任课教师、论文导师、班主任以及教学相关人员的沟通和协调工作,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形式。对于就业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而影响就业的学生,学院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及求职面试技能的培训;对于因经济问题而影响就业的学生,学院在招聘会后对各班就业签约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对部分签约困难的学生,学院设立“就业援助计划”,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面试路费以及服装方面的问题。多项援助举措共同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第四部分 今后工作中的对策和思路

4.1 提供创业资金,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

我校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会更加重视大学生创业的问题,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逐步推进创业教育,从政策、经费上予以更多的支持,为有意创业的学生开辟渠道,激励更多学生立志创业,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2 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

学院将全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及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以推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各专业教学将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及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3 树立科学就业观,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人才培养质量除外部的客观条件影响外,学生主体的意识影响更为主要。部分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淡薄,存在陈旧的就业观念,有对自己就业不闻不问的现象。因此,学院将继续在保证经费投入、完善就业激励机制等保障情况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以实现充分就业。

4.4 建立校友联系库,搭建院企平台

在今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院将积极汇总毕业生就业情况,加大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对学院毕业生近年情况做深入调查和了解。同时,在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校友数据库,为学院毕业生就业提供参考性强的岗位信息,也为学院毕业生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此外,学院还将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主动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活动,构建一个有益于高校与企业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有利的渠道,输出更多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利的青年人才。